三年前加杠杆炒股吗,我的药店差点关门。
那是我在城东开的第三家分店,选址不错,客流稳定,可每个月结账都发现“赚了营业额,亏了利润”。最严重的一次,月销售额27万,净利润却只有可怜的8300元。
问题出在哪?答案就在每天都在做的那件事上——药店采购。
一场突如其来的涨价风暴
记得那天早上,供货商打来电话:“刘总,接厂家通知,氨酚烷胺片要调价,明天起每盒涨2.3元。”我当时就懵了。这款药是我们店的明星单品,日均销售30盒以上,这意味着每月要多支出2000多元成本!
更可怕的是,类似情况几乎每月都在发生。降压药、胃药、儿童用药……几乎没有哪个品类能幸免。而我们作为小终端,根本没有谈判筹码。
这就是典型的药店现状:上游涨价你得接,下游限价你不能涨,夹缝中求生存。
展开剩余67%我是如何发现“价格密码”的?
转机出现在一次药店联盟聚会上。一位前辈分享了他的“秘密武器”——一个叫“药采浏览器”的比价工具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当场扫码注册。
首页跳出的界面让我震撼:输入“复方甘草片”,屏幕上瞬间列出18条供应信息,价格从8.2元到11.6元不等,配送时效、最小起订量、开票类型一目了然。
当天测试采购30盒,三天后收到货,正品无疑,价格比我原来拿的便宜了2.1元/盒。
实战手册:我的三步采购省钱法
第一步:锁定“黄金20%”
分析销售数据,找出贡献80%利润的前20% SKU。这些是必须严控成本的核心品种。
第二步:错峰采购囤积策略
利用大数据观察价格周期。例如抗生素类通常在季度末降价冲量,我就会提前备足两个月用量。
第三步:混合配送降低成本
高价值药品选择快递直达,普通药品整合订单走零担物流。通过平台拼单功能,还能享受更低运费。
成果惊人:一年省出一辆宝马
实施新采购模式第一年,我们的综合采购成本下降了9.1%。按年采购额210万元计算,相当于节省了19.1万元!
这笔钱我们用来做了三件事:
升级门店冷藏设备(5.8万) 开通线上外卖平台(3.2万) 给员工发放绩效奖金(10.1万)如今,店铺月均净利润稳定在3.5万元以上,真正实现了健康可持续的药店经营。
给同行的真心建议
很多人问我:“你们规模小,怎么玩得转多渠道采购?”我的回答是:正因为你小,才更要精打细算。大连锁可以靠规模摊薄成本,我们只能靠智慧赢得空间。
记住:药店如何进货决定了你能走多远;药店进货如何省钱则决定了你能不能活下去。
别再闭着眼睛下单了。试试用科技手段打开视野加杠杆炒股吗,也许下一个逆袭的就是你。
发布于:北京市